又过年了。在此记叙九年前的那个春节后,一帮熊孩子在学校搞的不靠谱的实验。
2006年春节过后不久,作为高考冲刺的前奏,我们高三年级提前开学了。大伙显然还没从过节的气氛中收回心来,竟偷偷带了几颗过节没放完的小鞭炮和冷焰火来学校玩。显然,把这些仅存的炮竹在学校放掉(节已经过了,买不到更多了),不符合熊孩子的做事风格。
首先不得不提厚厚同学,不知从什么地方听说,可以用小灯泡灯丝点燃火药。这便是我们第一个实验:
实验器具:3V小灯泡一个,电池,导线若干,鞭炮两个。锉刀、钳子、透明胶带若干。
实验步骤:用锉刀将小灯泡顶部玻璃磨破,注意不要伤及灯丝。将鞭炮掰开,火药倒入小灯泡内。小灯泡用胶带和电线连接好,即可通电点火起爆。
第一次实验,没有人知道能不能成功,也不知道威力会有多大。为了安全起见,大家决定在男厕所完成实验。引爆者躲在厕所隔间里,关门,电线从门缝穿出,灯泡在隔间外面。其余闲散人员都在厕所外面举着防护盾(打开本书)观看。
事实上,第一次引爆并不壮观。火药只是弱弱地燃烧,隔间里的人自然什么都看不到,厕所外面的人也几乎看不清。完全不是想象的山崩地裂嘛!
于是,我们改进了实验方法:1、仍然用3V小灯泡,但改用9V电池引燃,这样可以更快的达到温度。2、用透明胶带把小灯泡的玻璃破口贴住,保证里面是相对封闭的空间。3、火药不要太满,不然氧气不足。4、鞭炮里的火药含有大量沙子,手工稍微过滤一下,纯度更高。5、用更稳固的方式固定小灯泡——我们选择用塑料水瓶。
改进后,效果壮观多了。火药会瞬间燃烧,形成一团火球,然后,矿泉水瓶就变成了这样。

首个难关攻克之后,我们开始冲击下一个目标——遥控引爆。我们花重金(超过50元!)从中发买来了433M的遥控器和接收+继电器模块,也就是现在那些基于433M的智能家居产品的核心——跑题了。经过一翻连线,就可以直接在厕所外引爆了,再也不用有人用隔间门做盾牌了。
与此同时,我们改进了灯珠支撑结构。保证灯珠爆炸时,不会烧毁水瓶和支架。同时,装卸小灯泡变得异常容易,不再需要用胶带粘电线,也不会接触不良。上图:

此外,我们还发明了“基于硬单股线的双螺旋电池盒”,成功解决了圆柱体电池在没有塑料电池盒的情况下的可靠连接问题。这个电池盒通过两端导线螺旋拧紧,利用导线本身的弹性压住电池两极,非常可靠,又便于更换电池。只是最后并不需要用这种12V电池了。上图:


最终,整套装备是这样的:

之后,我们用尝试了用引燃的小灯珠点燃其它花炮的碾子,效果非常好。还可以把礼花里面的闪光粒拆出来,放在灯珠中引燃。这些闪光粒直径只有3mm左右,怀疑是混有各种金属成分的燃料。很难点燃,需要等灯珠里的火药燃烧殆尽后,过几秒才会开始燃烧。燃烧时,由于金属焰色反应就会呈现出各种丰富漂亮的色彩。
最后,再秀几张照片。祝大家春节放炮快乐!拜年啦!


